甘肃泾川千年陶棺出土舍利和1000余粒佛骨

近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陕西考古研究院对甘肃泾川出土的陶棺进行了保护清理,清理工作从本月8号正式开始,出土了佛骨及舍利。19日,散落在陶棺底部的1000余粒舍利全部安放进了大云寺地宫。

据负责清理这批出土舍利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文保室助理研究员张勇剑介绍,新发现的陶棺开启后,出土4层佛骨,并清理出6个琉璃瓶,其中1个琉璃瓶底部破裂,部分舍利散落。目前,在陶棺底部清理出散落的1000余粒白色结晶状、形如米粒的舍利。根据她的推断,舍利的总数很有可能与铭文记载的2000余粒相符。

2013年1月9日泾川龙兴寺地宫陶棺内的“诸佛舍利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是泾川第三批已出土的舍利文物。这一陶棺是在新建的大云寺博物馆东侧出土的,当时从地宫遗存内出土了土陶棺一具、铭文砖一块,铭文共425字。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数月来,陶棺一直未开启。

甘肃泾川千年陶棺出土舍利和1000余粒佛骨

从铭文所刻的“大宋大中祥符六年岁次癸丑五月辛卯朔十二日壬寅,泾州龙兴寺曼殊院念《法花经》僧云江、智明同收诸佛舍利约二千余粒并佛牙、佛骨,于本院文殊菩萨殿内葬之”等记载,说明了这些佛牙、佛骨舍利被埋藏于距今整千年的宋祥符六年(公元1013年)农历5月12日,系宋代泾州龙兴寺僧人云江和智明经过24年的辛苦奔波,在全国收集后瘗埋于泾州龙兴寺曼殊院文殊菩萨殿内的。

泾川当地佛教遗存丰富,在泾川2013年发现佛舍利之前,1964年出土的隋代大兴国寺、大周(唐)大云寺佛祖舍利,是泾川第一批已出土的舍利文物、1969年出土的北周宝宁寺比丘慧明所供奉的佛舍利,是泾川出土的第二批舍利文物。之前发现的两批舍利分别被保存于甘肃省博物馆和平凉市博物馆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闪电博客-科普知识-常识技巧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uosiweiyingxiao.cn/post/150037.html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联系删除邮箱1922629339@qq.com,我们将按你的要求删除

上一篇 2022-02-22
下一篇 2022-02-22

相关推荐